記得以前有人問過,,西天取經(jīng)是師徒幾人?
好多人都會回答道,,“四個人,。”
唐僧,,孫悟空,,豬八戒,沙僧,,一共四人,。其實不對,西天取經(jīng)的隊伍是五個人,。經(jīng)常把小白龍給忽視了,。
也有人說不對啊,西天取經(jīng)只有一個人,,就是唐僧,。問原因,說,,孫悟空是石猴,,豬八戒是豬妖,沙僧是河怪,,白龍馬是龍,,所以西天取經(jīng)只有一人——唐僧!
這……,,說這些俏皮話的人,,我勸你作個人。
小白龍原來是西海龍王敖潤之子,,因為縱火燒了殿上的明珠,,犯了忤逆之罪,被龍王告上天庭,,被判了極刑,,不如就遭誅,。幸得菩薩出手搭救,免了死罪,。為了還清孽債,,不得不作為唐僧的坐騎,背負唐僧西去,。
要說西海龍王也是狠心,,就因為自己的兒子燒了一顆珠子,就要告到天庭玉帝哪里,,還被判了死刑,。這個真可謂“大義滅親”了!
這其中的各種緣由,,文中并沒有細說,,但是可以從小白龍的話語“……我父表奏天庭,告了忤逆……”,,以及后來完成取經(jīng),,如來嘉封他的時候說“……因汝違逆父命,犯了不孝之罪……”可以知道,,小白龍真正的罪過不是燒了明珠,,而是“忤逆”!
什么叫“忤逆”,?就是不孝順,!
封建時代,深受禮教影響,,一直把“孝”作為最重要,,也是最基礎的道德標準!正所謂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”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,,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,,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,,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,。
這里就不得不講一下三綱五常了,三綱五常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倫理觀念,。三綱即君為臣綱,、父為子綱、夫為妻綱,,五常指仁,、義、禮,、智,、信,。儒家用三綱五常作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道德教條。
所以其實就是小白龍玩火燒了一個明珠,,然后被老龍王責備了幾句,,小白龍頂嘴了或者行為舉動不符合老龍王的要求才被告成“忤逆”之罪。
換作今天的我們,,不要說燒了一顆珠子(哪怕是皇帝賞賜的)就算是燒了一棟房子,,也不見得做父親的會把自己兒子整死吧!
我猜想小白龍其實是一個比較調(diào)皮叛逆的人,,老龍王早就看他不順眼,,才借此機會懲罰他。
而且,,到了玉帝哪里,,直接就是死罪,可見“不孝順”在當時的制度里面是多大的罪了,!
老龍王有沒有求情不知道,,但是在后來取經(jīng)的路上,龍王是出現(xiàn)過幾次的,,也沒見他們父子有交流,。因此,作為在這個制度里面浸淫多年的老干部老頑固對“忤逆”這個罪名是多么的認可,。
西游記作者寫這本書主要就是借著神話故事來諷刺當時的社會,,前面分析過的唐僧之母的自盡,也源于封建禮教的迫害,。小白龍雖然貴為龍族太子,,也免不了被“封建禮教”的鐵拳打擊!
小白龍成了唐僧的坐騎后,,后面現(xiàn)身的機會不多,。但是他一直是堅定的護送唐僧西天取經(jīng)的人,大概也是畏懼死亡,,想早日擺脫敷束,。
之前看西游記,里面有一集是講小白龍被戴綠帽子,。這也誤導了很多觀眾,。在這里我要說一句,“改編不是亂編,,戲說不是胡說,,你們這樣是要向全國人民謝罪的!”(開玩笑)
其實我覺得西游記后傳里面的小白龍比較接近故事里的人物,,雖然改變了不少,,但是從人物所造來說還是很合理的,。
殷小姐之死和小白龍被處以極刑(后面還有,慢慢講),,其實都是對當時不合理的制度,,思想,道德……的一種映射,。作者很聰明,,沒有詳細明說,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結果,。
但是,,就那么簡單的幾句,勝過千言萬語,。
到了如今,,我們應該覺悟!我們不是為君主而生的,!不是為圣賢而生的,!也不是為綱常禮教而生的!甚么“文節(jié)公”呀,,“忠烈公”呀,,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設的圈套,來誑騙我們的,!我們?nèi)缃駪撁靼琢?!吃人的就是講禮教的!講禮教的就是吃人的呀,!——《吃人與禮教》吳虞
穆鳥老哥
小白龍還有很多要寫的,,后面慢慢寫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