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藏拙
“來人,,速去稟報主公,,就說潘鳳追擊董卓歸來,請主公示下,?!?p> 離韓馥大營還有五里路時,,路夏派信使先一步回去報信。
畢竟五千兵馬不是少數(shù),,貿(mào)然出現(xiàn)在大營附近,,容易引起誤會。
然而短短五里路,,路夏故意放慢腳步,,可走了半個時辰,都沒等到回信。
他敏銳察覺到不對勁,,下令全軍停在一里之外,,等待韓馥的命令到來。
又等了一刻鐘,,等來的消息卻是韓馥準備親自在大營門口迎接自己,。
路夏暗笑一聲,有意思,。
遲遲不給回應(yīng),,意味著什么?
是敲打,。
我沒有命令,,你就杵在那,動都別想動,。
親自來接,,代表什么?
以示恩寵,。
兩相組合,,既有對路夏私自和皇叔追擊董卓的不滿,又不想輕易放棄武藝不輸呂布的猛將,。
恩威并濟,,韓馥身邊有能人啊。
不知是沮授還是耿武的主意,。
他果斷將兵馬交給副將統(tǒng)率,,單騎奔向大營。
該表現(xiàn)就得表現(xiàn),,上司過來迎接,,怎么都得積極一點,別讓上司站那里吃灰,。
待見到韓馥,,路夏連忙下馬,小跑過去,,拜道:“末將無能,,未能說服劉備帶著關(guān)羽張飛來投,請主公責(zé)罰,?!?p> 一句話概括所作所為,成功給自己洗白,。
你覺得我和別人混在一起,,不服管教,有投敵的嫌疑。
那我就告訴你,,我替你招攬人才去了,。
只不過沒成功。
那句話怎么說來著,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,。
你舍得責(zé)罰我?那你還是不是明主,?
良禽擇木而棲,,賢臣擇主而侍。
你要這樣玩,,隊伍可就不好帶了,。
路夏甚至有意露出一張塵埃滿面頗顯滄桑的臉,以此佐證自己過的不容易,。
韓馥一邊將路夏扶起,,一邊瞥了身旁文士一眼。
我都說了潘鳳忠心耿耿,,你偏說他行為怪異,,需敲打試探一番。
看看,,什么是忠臣,?
沮授可沒韓馥那么好糊弄,上前問道:“哦,,不知那劉備投靠了何人,?”
路夏不假思索回道:“北平太守公孫瓚,?!?p> 沮授嗤笑一聲:“呵,區(qū)區(qū)北平太守,,焉配與我主相提并論,?是那劉備沒眼光,還是潘將軍口才不佳,?”
韓馥輕咳一聲:“公與,,無雙剛回來。有什么事晚點再說,,莫要在營門口讓人難堪,。”
公與,?
這人是沮授,?
是因為我和皇叔走的太近,履行謀士的職責(zé)嗎?
不過韓馥還挺好的,。
路夏默默記下,,回道:“末將口才的確一般,公孫瓚比主公更是差遠了,,奈何他與劉備是同門師兄弟,,以至于末將功敗垂成……”
韓馥直接打斷,傲然道:“不必多言,,吾有無雙這等上將,,何須那關(guān)羽張飛?”
“走,,我已備下酒宴,,既是替你慶功,亦是為你接風(fēng)洗塵,,先去洗漱,,待會與我暢飲一番?!?p> 說完拉著路夏進了大營,。
沮授目不轉(zhuǎn)睛望著路夏離去的背影,嘆道:“看著不像奸臣,,就怕大奸似忠,,吃里扒外啊?!?p> ……
酒宴上,,路夏被安排在右手第一位,位列武將之首,,他對面赫然坐著沮授,。
對方總是以探視的眼神打量他,看著挺滲人的,。
雖然路夏兩世為人,,至今沒嘗過肉味,但他敢以性命擔(dān)保,,他是直的,。
你一個糟老頭子老盯著我,不害臊???
“來,諸位與我共飲,?!?p> 路夏依言端起酒樽,,還沒來得及喝,一名士兵出現(xiàn)在門口,,拜道:“主公,,袁紹使者在營外求見,問何時給他們糧草,?!?p> 韓馥舉杯的動作一頓,本能眉頭一皺,,心生反感,,雖說自己是袁家門生故吏,冀州錢糧廣盛,,可經(jīng)不起三天兩頭要啊,。
尤其不知怎么回事,袁術(shù)也跟著湊熱鬧,,一起要,。
自袁紹過繼給袁成,二人皆為袁家嫡子,,他又不能厚此薄彼,。
都給的話,負擔(dān)太重,,他最近沒少為此事發(fā)愁,。
他放下酒樽,看向左手邊的文臣,,問道:“本初又來討要糧草,,諸位以為如何?”
沮授眼中閃過一縷精芒:“聽聞潘鳳將軍與渤海太守頗為相熟,,不知你怎么看,?”
怎么又扯到我身上來了?
路夏翻了翻白眼,,哥長的很像二五仔嗎,?
“末將與渤海太守不熟,,主公怎么說,,末將怎么做,主公若想要他的腦袋,,末將立刻給主公取來,。”
活脫脫的莽夫形象,。
不是路夏不想表現(xiàn),,而是他能感受到來自沮授的忌憚,。
想想也是,一個人不但有霸王之勇,,還有張良之智,,誰當(dāng)主公不忌憚?
韓馥暫時沒有,,那是他眼下并無稱霸之意,。
往后,或者說換成袁紹,,結(jié)果就會不一樣,。
所以路夏打算藏拙,打造只知訴諸武力的莽夫人設(shè),。
有時候讓人輕視,,未必是壞事。
起碼有猥瑣發(fā)育的時間和空間,。
韓馥當(dāng)即斥責(zé)道:“無雙,,休要胡說,袁家對我有恩,,怎能恩將仇報,?”
看吧,立場不分,,這哪扶的起,?
路夏大聲道:“末將明白?!?p> 沮授見路夏叫囂取袁紹腦袋,,頓時對路夏的印象大為改觀,反而幫著路夏說話,。
“潘將軍此言雖不合時宜,,但忠心可嘉,主公萬萬不可責(zé)怪他,?!?p> “至于糧草一事,大軍在外,,糧草消耗過巨,,聯(lián)盟已散,冀州再無供應(yīng)糧草的理由,,不如勸袁本初回渤海,,勸袁公路回汝南,既不得罪二人,,又能解憂,?!?p> “主公亦早回冀州,以免州中生亂,?!?p> 韓馥眉頭舒展,正要下令,,忽然有人插了一句:“照別駕所言,,這糧草不給了嗎?欲使袁本初餓死半路,,主公背負忘恩負義之罵名乎,?”
出言之人,正是軍中參謀,,荀氏八龍之一的荀諶,。
路夏記得沒錯的話,這是這位以三寸不爛之舌,,硬是讓韓馥送了冀州,。
一句道德綁架,直擊韓馥軟肋,,嘆道:“罷了,,且問他要多少,要的不多的話,,暫且給了吧,。”
然而還沒等通報之人領(lǐng)命,,又有人來報,。
“主公,袁紹太守在營外求見,,說有要事與主公相商,。”
營帳內(nèi)眾人聞言面面相覷,,為了討要糧草,,這都放下臉皮,親自上門來了,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