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從贛州南下廣州的火車旅途中,沿路所見除卻一座座山外,,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的一個個菜園了?,F在也忘記菜園都種的什么菜了,二月下旬來的的廣州,,沿途所望有感,,卻未曾寫記下,現今已五月底了,,久之則忘,是以現在憑些許記憶寫錄當時之感,。適時逢春,,又迎路所見諸多菜園,,便聯想到春天的氣息。
我自幼在農村長大,,一年四季的體現尤為顯著,,春天播種犁田,夏天蛙叫蟬鳴,,秋天割稻收果,,冬天樹禿蛇眠?!疤旖中∮隄櫲缢郑萆b看近卻無,。最是一年春好處,,絕勝煙柳滿皇都?!表n愈描繪的是早春。早春時候,,在農村也是有諸多具象的,,家邊上有顆桃樹,,每年早春時節(jié)都會綻放出白白的嫩芽,,這些嫩芽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長成嫩綠的小葉子,。還有就是菜地田壟間也有小草逐漸冒頭,,大人們這時候也會在菜地播好種子。
種地的田也是需這時犁好的,以前都是牛拉著犁具,,人牽著牛在后面趕,,讓牛把田犁好,。印象中爺爺大都是牽著老黃牛犁田的,,小牛犢子卻是不會犁田的,,只在一旁吃草,時不時腳會蹬幾下,,我也不曉它為何要蹬腳,,應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吧,吃飯也是不安分的。老黃牛犁田卻是一步一步慢慢犁的,,不能快,,因要把田里的每一塊地都犁好犁均勻。田犁好后我也不知大抵是過多久是要放水的,,有水的田才好插秧,。這時一般都是早稻,到夏天就能收割了,,晚稻一般是秋天才收割,。
當然有的田地也會種花生,說起花生,,有許久未吃生花生了,,只印象中記得味道,現在卻是形容不出是什么滋味,。以前種的花生除了榨油,,還會留些自己吃。有的炸花生米,,有的煮著吃,,味道不一樣,都是好吃的,。除了花生,,也會種番薯,番薯卻是了得,,番薯葉可以做菜吃,,番薯也可以吃。以前也生吃番薯,,生番薯很脆,,吃起來也是脆響脆響的。番薯有紅番薯和白番薯,,煮著吃是紅番薯甜一些,,生吃白番薯多一些??痉頉]有嘗試過,,小時候大人不讓玩火,這卻是一大遺憾了,。
然種菜種稻也不是那么簡單的,,播好種是要時時澆水的,插好秧后也要搭個小棚子,。說起來,,淋菜卻是我印象中記憶最深的農村場景了,,淋菜一般都是在下午五六點的時候,小時候上學也差不多這時候放學,,以前農村人也多,,放學路上沿途經常能看到大人們肩扛一扁擔,,挑著兩水桶到河邊接水,,然后用勺子把水從桶里均勻落在菜地里。勺子手柄處接上一根細長的木棍,,便可直接用勺子到河里舀水,,然后淋在園地。不上學的時候我也會跟著大人去澆菜,,小時候貪玩,,大人澆菜我就一旁或刨土、或捉蟲,,也會到河邊玩水抓魚,,蟲子是能捉到的,魚卻未曾抓到過,。以前的小河甚是干凈清涼,,適于玩樂,不過大人們不允許我們私自去玩水,,只好趁大人不在偷摸去玩,。
……
春天的氣息當然不止如此,有許多未曾憶及,。每個人亦都有獨屬于自己的記憶,,思及春天腦海里自會躍然呈現出一幅幅畫面。
明塵問心
南下廣州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