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:我不是肥牛神
熗炒藕丁是一道很中規(guī)中矩的菜。
飯店中的熗炒藕丁做法,較為復雜,,所需準備的材料較多,。
但許志覺面前的這道“熗炒藕丁”,做法偏向于家常,,沒有蒜粒、青紅椒這樣的點綴,。
只有干辣椒段與藕丁的組合,,最后只利用了鹽作為調(diào)味,。
用來下飯的話,其實是不錯的選擇,。
味道的確中規(guī)中矩了一些,,沒有辦法與最初嘗到的“麻辣花甲”相媲美。
但正是這樣的不偏不倚,,讓人懷念起了在家時的夏季,,母親常做的那一道熗炒藕丁。
每次都被干辣椒段炒出的氣味,,給嗆得直咳嗽,。
每次也都被辣得,多喝了幾杯水,。
“這道菜……”
許志覺頓了一下,。
“說實話,味道只能算是一般,,做法也很家常,。但是在品嘗的時候,很容易讓人想起媽媽的味道,?!?p> “對于常在外面吃飯的人來說,各式各樣的美味或許都已吃膩,?!?p> “有時候,更向往家常一些的味道,?!?p> “但真正的家常,不是去一些‘家常菜館’可以吃到的,?!?p> “因為真正的家常,還是要自己父母做的,,才能叫人憶起兒時的味道,。”
“不過這道菜……我確實有那么一種感覺,,味道跟我母親做的很像,。所以,如果有懷念家常味道的朋友,,我覺得可以來這兒嘗試一下,。”
【媽媽的味道?難道……細思極恐,!】
【你有沒有想過,,那道菜可能就是你媽媽做的?】
【為了品嘗到家常的味道,,特意去吃一頓自助,?瘋了吧!哪有傻子會這樣去做,!】
【主播,,給個地址?】
許志覺邊說著,,邊看向了一旁的手機,,查看直播間內(nèi)觀眾的彈幕。
其中,,一個評價了【主播,,給個地址?】的ID,,很讓人覺得眼熟——好大個洋,。
嘶……
貌似今天早上,問自己小面地址的那人,,也是這個ID,。
“地址這個東西,直播間就不透露了,,免得被懷疑有打廣告的嫌疑?!?p> “好了,,進入正題?!?p> “現(xiàn)在烤肉基本上都已經(jīng)差不多了,,讓我們來品嘗一下,這家烤肉的味道怎樣,?!?p> 許志覺說完,就伸出筷子夾起了一片肥?!?p> 肥瘦相間的肥牛肉片,,
紅白排布的分寸,幾乎可以用一模一樣去形容,。
這種肉,,其實大都是重組肉,也就是用其他肉拼接在一起組成的。
例如:鴨肉,、雞肉,、豬肉。
所以烤出來的顏色并不是那么鮮亮,,呈暗紅色,。
但……
畢竟52塊錢的自助,要啥自行車呢,?
因此,,許志覺在夾起肥牛,讓它在空氣后晾涼一會兒后,,就毫不遲疑的放入口中,,細細品味。
雖然明知道是新聞中常見的“假肥?!?,但吃起來的口感,其實也算是不錯,。
入口綿潤,,口感細膩,還有一絲Q彈,。
許志覺當然知道,,除了摻雜其他肉類外,肯定還會有不少食品添加劑,。
不過,,
只是偶爾食用的話,其實也無傷大雅,,不用談之色變,。
但最好,肯定還是盡量少吃,、或是不吃為妙,,畢竟對身體沒什么好處。
“肥牛的味道嘛……其實說實話,,沒有太多牛肉的感覺,。”
“吃起來,,甚至感覺有點像豬肉,。”
“不過吃起來,,還是能夠擔得上‘口感細嫩,、入口綿潤’這樣的評價,。”
“超市里的肥牛,,一盒不過六,、七片的,都要三十幾塊,。這家自助紙上燒烤,,就52元一位的價格……要想吃到真正的肥牛,肯定不切實際,?!?p> “如果真正想吃的話,建議自己網(wǎng)上批發(fā),,一次性吃個夠,。”
【領導,,求你個事啊,,我就是想求求你,別再追查假肥牛了,,行嗎,?我吃了三年,幾百塊錢的正版肥牛我吃了三年,?!?p> 【房子吃沒了,家人被我吃垮了?,F(xiàn)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肥牛,,你們非說它是假肥牛,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,?那肥牛卷才十幾塊錢,,肥牛販子根本沒賺錢?!?p> 【誰家能不遇上個吃肥牛的?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吃肥牛嗎,?我們都得等死,,我不想死,我想活著,,行嗎,?】
【我不是肥牛神?】
【笑死,,我都吃自助了,,還管肥牛是不是真的,?】
從一開始做賬號的時候,
許志覺給自己賬號的定位,,就是“大眾美食”,。
所謂大眾美食,當然就是字面上的意思:大多數(shù)人都能夠吃得起的食物,,就是“大眾美食”,。
否則,
就算是再好吃,,但價格太過昂貴,,又有多少人能夠品嘗到它的美味呢?
那樣的食物,,
許志覺覺得已經(jīng)不能夠被稱之為“美食”了,,應該叫做“奢侈品”。
……
“剛才嘗了一片原汁原味的肥牛,,現(xiàn)在咱們蘸一下,,這個秘制味碟試試?!?p> “大蒜呢,,可以起到一定的解油膩,還有促消化的作用,?!?p> “不過建議大家,最好還是適量,,不要多吃,。”
“要是吃完后走在大街上,,突然碰巧遇見了自己心儀的男神,、或是女神,你跟對方打招呼,,說一句‘嗨’,。”
“一張嘴就是滿口蒜味,,估計對方直接被薰跑了,。”
“當然,。你要是隨身攜帶了口香糖,,或是洗漱用品……那以上的話,權當我沒說,?!?p> 許志覺說完后,,夾起了一片燒烤紙上的肥牛。
因為這片肥牛,,比之前那片烤的時間,,要稍微久一些,所以底面已經(jīng)被烤上了些許焦黃,。
但這,,恰巧也是烤肉的靈魂所在。
略帶焦黃感的肥牛片,,被筷子送到了蒜泥中消遣寂寞,。裹上了些許淡黃色的蒜泥后,它又被馬不停蹄的,,送入了許志覺的“狼口”,。
就如“蒜泥白肉”這道菜的存在一樣,
在肥牛中,,也有一道使用了蒜泥的涼菜,,名為“蒜泥肥牛”,。
可惜,,
被許志覺用筷子抓捕的那片肥牛,仍冒著熱氣,,即便加上了“蒜泥”,,也無法成為那道名為“蒜泥肥牛”的涼菜,。
但冒著熱氣,、新鮮出爐的肥牛,并沒有因為泡了蒜泥澡,,破壞了自己原本的美味,。
反而使得原本因為,沾染了過多油的肥牛,,少了些許油膩感,。
讓人忍不住的,想要繼續(xù)大快朵頤,。
果然啊……
除了“吃肉不吃蒜,,營養(yǎng)少一半”這句民間說辭外,還應該再加上一句——
吃肉不吃蒜,,香味少一半,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