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節(jié) 李定國的壞招
孫可望已經(jīng)一無所有,出來時帶了十幾萬人,,回去僅剩百余人,。當劉文秀追到貴陽時,留守貴陽的馮雙禮也背叛了他,,此時的孫可望用落水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,。
他不明白,為什么同李定國斗了一輩子,,最后還是失敗了,。他恨敵人李定國,、劉文秀,也恨白文選,、馮雙禮,。
我一定要復仇,即使把靈魂賣給魔鬼,!
孫可望帶著一百來人來到了湖南,,找到了洪承疇。洪承疇知道,,機會來了,。孫可望帶去的一百來人根本沒用,包括孫可望本人實在也找不出什么優(yōu)點,,但洪承疇還是熱情招待了他,。
原因是孫可望帶來了一樣洪承疇日思夜想的東西——情報。
包括永歷的內(nèi)部情況,、軍隊數(shù)量以及“對付猛人李定國的一百種方法”,。總之洪承疇想知道的,,孫可望知無不言,,言無不盡。
出兵,!
1657年(順治十四年、永歷十一年)十二月十五日,,清廷下令正式對西南用兵,,此次陣容可謂是空前豪華。
吳三桂,、李國翰為第一路,,由陜西南下四川,進攻貴州,。趙布泰出湖南,,由經(jīng)略洪承疇撥兵,取道廣西,,北攻貴州,,為第二路。
這個趙布泰來頭很大,,這里提一下,。
他還有一個名字——卓布泰,他有個兄弟,,叫鰲拜,,他們都是后金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的侄兒,。
羅托與濟席哈統(tǒng)兵前往湖南,會合洪承疇的漢軍由湖南進攻貴州,,為第三路,。
一路從四川打,一路從廣西打,,一路從湖南打,。貴州被圍得死死的,可謂是天衣無縫,。
清軍輕松取得貴州,!下一步——云南!
一個月后,,清廷又命多尼(多鐸的兒子)率領(lǐng)八旗軍南下,,多尼帶來的是清軍本部兵馬,是增援部隊,,也是清軍主力部隊,。
永歷十二年九月,多尼由湖南進入貴州,,召開了一場軍事會議,,吳三桂、洪承疇,、趙布泰等叫得上名號的紛紛趕來參加,。具體分配如下:洪承疇與羅托留守貴州,其余兵分三路入滇,,北路由吳三桂率領(lǐng),,南路由趙布泰率領(lǐng),中路由多尼率領(lǐng),,濟席哈搞后勤,,為增援部隊。
如此精妙的部署,,就為這最后一戰(zhàn),,就為拿下云南!
十四日,,清軍開始了對云南的大舉進攻,,南明軍節(jié)節(jié)敗退。
很多人問:劉文秀呢,?李定國呢,?
答:劉文秀死了,李定國走錯了一步棋,。
事實證明,,猛人也是會犯糊涂的,,劉文秀的軍事才能雖然不如李定國,但戰(zhàn)略眼光卻要高于李定國,。讓我們把時光倒流,,回到孫可望剛降清那會兒。
孫可望降清后,,劉文秀不費吹灰之力占領(lǐng)了貴陽,,隨后收復貴州全省。劉文秀收復貴州后,,打算把永歷接到貴州,,穩(wěn)定前線士氣,進行最后的決戰(zhàn),。
但是他的方案被否定了,,否定他的人是李定國。原因是李定國覺得貴州剛剛拿下,,屬于前線,,把永歷接到貴州,只會節(jié)制自己,,倒不如把他留在昆明,,安心地過日子。
李定國的一生基本上沒犯什么錯誤,,這是李定國犯的第一個錯誤,。
李定國把劉文秀接了回來,并撤掉了劉文秀在貴州布防的軍隊,。對于李定國的這種行為,,起初我想不通,李定國自出山以來,,所向披靡,兩蹶名王,,交水大敗孫可望,,人好,品德好,,勇猛,,幾乎沒什么缺點。
后來我發(fā)現(xiàn),,我想不通的原因在于對李定國的看法,。在我看來,他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,,戰(zhàn)神級別的將軍,,不該有缺點,。但我忽略了一點,他是一個普通人,。只要是個普通人,,就一定會犯錯。不會犯錯的,,是圣人,。李定國不是圣人,所以他也會犯錯,。
李定國撤回劉文秀,,雖不符合他一向老道的軍事作風,卻符合他的心理,。孫可望降清后,,李定國接收了全部的戲份,出鏡率最高,,成了永歷朝的第二號人物,。蜀王劉文秀其實也差不多,收復了四川大片失地,,交水之戰(zhàn)也有他的份兒,。李定國只是威望比劉文秀高而已。
也許劉文秀是出于好心,,也許劉文秀是為大局著想,,但李定國就是不聽,因為他把一生都獻給了抗清事業(yè),。也不知從什么時候做了這個決定,,他選擇了自己的結(jié)局——死在戰(zhàn)場上。南明是他撐起的,,他想以自己的方式挽救這個國家,。
李定國與劉文秀的關(guān)系是很微妙的。劉文秀是一個話很少的老實人,,對待李定國和孫可望,,劉文秀還是有分寸的。但二人前期接觸很少,,基本上就是見面打個招呼,,有空聚個餐。要沒什么重要的事兒,,基本上都不聯(lián)系,。
重要的事兒,在今天是借錢,在當時是打仗,。
后來李定國入滇,,二人同朝為官,才開始深交,,直到交水之戰(zhàn),,二人互相敬重。再后來孫可望降清,,李定國與劉文秀的關(guān)系就像二戰(zhàn)后的美國與蘇聯(lián)——冷戰(zhàn),。劉文秀私自部署貴州勢力,私自邀請永歷入黔,?;蛟S部署防務是對的,接永歷入黔也是對的,,但劉文秀做就不對了,,這事兒應該由李定國做。李定國不像孫可望,,他缺權(quán),,但不貪權(quán),他是一個為戰(zhàn)而生的軍人,,他只想在戰(zhàn)場上過完自己的一生,,以自己的方式。
劉文秀的介入讓李定國很惱怒,,說好聽點是獨斷獨行,,難聽點就是害怕劉文秀威脅自己的地位。
不管是好聽的還是難聽的,,我覺得李定國都想過,。因為他是普通人,歷史人物往往因為真實而顯得可愛,。李定國撤回劉文秀,,撤了貴州的防務,這就是清軍輕松拿下貴州的原因,。
劉文秀被李定國撤回后,,整日不得好眼色,說話沒人聽,,計策沒人用。這是劉文秀第二次被排擠,,兩次都是因為自己的兄弟,。就這樣,李定國與劉文秀之間出現(xiàn)了心結(jié)。
而劉文秀是個不善言辭的老實人,,自然沒想過主動解開心結(jié),,最后,心灰意冷的劉文秀將兵權(quán)交給李定國,,整日閉門不出,,在郁郁中結(jié)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順治十五年(1658)四月,,劉文秀病卒于昆明,。劉文秀死前,向永歷提出了最后兩條建議,。
一,、一旦清軍來攻,云南肯定守不住,,懇請永歷西出巴蜀,,聯(lián)合夔東十三家堅持抗清。
二,、請求誅殺奸臣馬吉翔,。
這兩條建議,永歷都沒有采納,。
馬吉翔聯(lián)合孫可望害死吳貞毓后,,當上了永歷朝最后的內(nèi)閣首輔,孫可望在時,,馬吉翔巴結(jié)孫可望,。孫可望降清了,馬吉翔巴結(jié)李定國,。
劉文秀的死,,少不了馬吉翔的摻合。這種人居然活到了現(xiàn)在,,真是諷刺,。劉文秀死后,李定國獨掌永歷朝大權(quán),,于是馬吉翔時時刻刻跟在李定國屁股后面,,當孫子,拍馬屁,,什么都做,。
由于李定國天天在外打仗,馬吉翔是個怎樣的人,,他不清楚,,也沒心思管。但面對搖尾巴的哈巴狗馬吉翔,李定國對他有了看法:這是一個聽話的小人物,!不用去管他,!后來事實證明,正是這個小人物,,葬送了李定國的心血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