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清樺忙著談生意的時候,,季子墨也沒閑著,。他再次找到唐灝。
“上次你說可以《奔馬圖》為敲門石,,引薦我拜入董大儒門下,?”他開門見山,。
唐灝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?!安皇?,你上次不是拒絕了嗎,怎么突然變了,?”說著嘿嘿壞笑起來,,擠眉弄眼,“莫不是你聽說董大儒的女兒是江夏第一美人,,想要一睹芳容,?”
“荒謬!”季子墨冷冰冰地打斷他,,“我自有我的理由,,你只說幫不幫?”
“幫幫幫,!誰讓我們唐家對不住你呢,。”唐灝收起嬉皮笑臉的表情,,正色說道:“我們唐家和董大儒祖上沾點親故,,可以幫你投石問路。但董大儒此人狂傲得很,,回江夏這么多年沒收過一個弟子,,能不能看上,就靠你自己了,?!?p> 季子墨點點頭:“那是自然。我今日帶了幾幅詩書,,你呈交給他吧,。”
唐灝一邊翻看一邊嘖嘖贊嘆:“子墨哥,,就憑你這一手丹青和書法,,何必窩在玉泉鎮(zhèn)過苦哈哈的日子呢?我?guī)湍戕k個文會,,立馬聲名鵲起,,日進斗金!”
季子墨無奈地笑笑,點點頭:“要辦的,,但不是現(xiàn)在?,F(xiàn)在我一無所有,一介庶民,。等我成了董大儒的弟子,,再考個功名,身價就不一樣了,?!?p> 唐灝張大了嘴,驚訝地瞪著季子墨:“子墨哥,,這不像你說出來的話,。我還以為你會狠狠罵我,說讀書作畫是為陶冶性情,,效法天地自然,,拿來鬻賣有辱斯文!”
季子墨輕笑起來:“是我以前太迂腐,,想岔了,。”
不知道子墨哥為什么突然變了,,但唐灝覺得他終于有點人味了,。
“對了子墨哥,上次我讓人去打聽那幅繡屏的來路,,終于讓我問到了,,是鄂城絲憶坊賣出去的,作價一千兩,。絲憶坊不是鄂城本地字號,,是蘇州絲憶坊在江夏開的分號,東家姓沈,,正是名滿江南的刺繡大家沈馨,!”
蘇州,江南,?彷佛有什么在季子墨腦子里一閃而過,等他想要抓住的時候,,又溜走了,。
他沒注意到,唐灝的表情也很不自然,,蘇州正是姐姐唐賦嫁去的地方,,他這是無意間戳到子墨哥的傷心事了,嘴欠,。
水清樺把王掌柜上次的一番話記在心里,,一連幾日帶著玉樺去鄂城的各大繡坊逛,,看各繡坊都有些什么拿手本領。
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,,聽著小商販吆喝賣貨的聲音,,看著食鋪的灶上騰起陣陣白煙,一切都是那么真實生動,,活著的街市,,活著的她。水清樺深吸幾口氣,,周身鼓足了干勁,。
首先造訪的還是絲憶坊,這是她第二次來,,卻是第一次認真逛,。作為鄂城最大的繡坊,絲憶坊無論是花樣的新奇度,、面料的精致度還是技藝的成熟度,,都明顯勝出其他繡坊。最與眾不同之處,,在于他是江南來的,,采用的是當今最頂尖的蘇繡工藝。
教授水清樺技藝的沈繡娘,,祖籍便在蘇州,,她對蘇繡針法如數(shù)家珍,至于她是如何流落到江夏的,,她絕口不提,,也不許水清樺問。因為她,,水清樺的繡藝可以說和蘇繡系出同源,,但因沒有正經(jīng)拜師,又摻雜著自己很多摸索和理解,。想來王掌柜那雙利眼,,早已看出她和蘇繡的淵源,所以才這么關照點撥于她,,清樺心里不是不感激的,。
小時候,清樺就從沈繡娘口中知道,,江南蠶桑發(fā)達,,盛產(chǎn)絲綢,絢麗豐富的錦緞、五光十色的絲線觸手可得,。她還給清樺講過很多古書里的故事,,其中就包括刺繡的起源。
相傳古代一個叫仲雍的人在蘇州一代建立了吳國,,當?shù)赜袛喟l(fā)紋身的習俗,,仲雍不忍國民受苦,召集眾人商議,。他的孫女女紅一邊縫衣服一邊聽,,不小心手被針扎了一下,一滴鮮血浸染到衣料上,,于是女紅有了靈感:她用五彩染絲,,照著自己辮子的結構,把蛟龍的圖案繡在衣服上,,獻給祖父,。祖父展開一看,五彩紛呈,,光彩奪目,,比紋在身上的圖樣更加好看。從此,,仲雍號召人們用刺繡制作衣服,,不必經(jīng)受紋身之苦。后人為了紀念這個小女孩,,就把刺繡稱為“女紅”,。
江南繡業(yè)有著如此綿長的歷史,底蘊自然不是其他地方可比,,所以絲憶坊作為過江龍,,竟然力壓一眾地頭蛇,坐穩(wěn)了鄂城乃至整個江夏府繡坊的頭把交椅,。
絲憶坊從外觀看就充滿江南水鄉(xiāng)韻味,,白墻黑瓦,木質門窗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,,門前種著幾株翠綠的竹子,。店內,各種繡品琳瑯滿目,,有花鳥魚蟲,,山水人物,每一件都精細雅潔,,針法細膩。
蘇繡針法異常豐富,光水清樺能看出來的,,就有平針,、繞針、散套,、虛實針,、亂針、滾針,、搶針十幾種,,還有看不出來的。至于鎮(zhèn)店之寶雙面繡,,技藝已臻化境,,水清樺在沈繡娘的指點下也掌握了雙面繡,但只能做到雙面同色,,絲憶坊卻已做到了雙面異色,!
面前這幅《龍騰》,用金線,、銀線與真絲花線,,一面繡成騰飛的金龍,另一面則為銀龍,。蒸騰的云霞,,閃閃的群星,火紅的寶珠,,都突兀在繡面上,,既是繡品,又似雕塑,,令水清樺深感震撼,。
離開絲憶坊,水清樺想起自己不久前對王掌柜放出的狂言,,不禁羞紅了臉,。人外有人,學無止境,,自己還真是井底之蛙?。?p> 在街的斜對過,,就是絲憶坊的老對頭——本地繡坊楚繡閣,,據(jù)說在鄂城扎根已經(jīng)百余年了。
與絲憶坊的精致典雅不同,,楚繡閣外觀更為古樸大氣,,門前掛一對燈籠,,上面繪著金色的鳳凰,給人一種莊重而神秘的感覺,。
江夏府古時隸屬楚國,,據(jù)說商周時期,就有楚繡的存在,?!棒浯渲楸唬瑺€齊光些,?!睋?jù)說屈原這句詩就描繪了當時楚繡的盛況。千百年過去,,江夏百姓的審美還留有明顯的楚地遺風,,配色鮮明,構圖簡潔,,追求明艷錦麗的感覺,。楚繡閣就代表著這種審美。
楚繡繡樣多是動物,,有鳳紋,、龍紋、虎紋,、鹿紋,,輔之以卷草花卉,動物,、植物同處一畫,,溫馨自然。
水清樺一邊看,,一邊把觀察到的點默默記在心里,。影影綽綽地,她彷佛悟到了什么,。
她的技藝脫胎于蘇繡,,但光一個絲憶坊,就有繡娘的技藝遠勝于她,。而她生在楚地,,流著楚人的血,對楚繡卻從無貢獻,。
唯一讓她有信心的,,就是看遍各大繡坊,自然繡依然是獨門秘技,。既然她能創(chuàng)造一個自然繡,,那是不是能夠兼采蘇繡與楚繡之長,,創(chuàng)造更多獨屬于她水清樺的技法,甚至最終自成一派,?
她一邊為自己的異想天開感到驚心,,一邊又控制不住地為這種想法激動,甚至顫栗,。
樂隱者
【刺繡小知識】“女紅”由來的故事出自西漢劉向《說苑》記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