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有驚人的相似,,故事也有驚人的相似,。
一個是幾千年前《孤兒行》,,一個是享譽中外的名著《悲慘世界》,一個是詩,,一個是小說,卻同時都選擇同一個題材,,從而描寫了一個重金錢,、輕人情、人與人之間充滿虐待和欺壓的黑暗現實,,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,。
《悲慘世界》里,那個小孩的母親買牙齒,,買頭發(fā),,當妓女,為的是賺錢能養(yǎng)活女兒,,可是她把錢寄給遠在他鄉(xiāng),,寄人籬下的女兒,那家狠毒的婦人卻把這些錢和物品給了自己的孩子,,而她的女兒依然在寒冷的冬天衣不蔽體,,食無飽日,挑水劈材作苦力,,過著十分悲慘的日子,。
在這首《孤兒行》里也是同樣以血淚控訴虐待的故事,只是用詩的形式表現出來,。
《孤兒行》以寫法的變化,,詩可分為三部分:首三句是第一部分,自嘆身世,,“生”,、“遇”,、“苦”三字定一篇的基調,“孤兒生,,孤兒遇生,,命當獨苦?!?p> 中間是第二部分,,寫兄嫂虐待的情景,是詩的主體部分,。
“父母在時,,乘堅車,駕駟馬,。父母已去,,兄嫂令我行賈。南到九江,,東到齊與魯,。臘月來歸,不敢自言苦,。頭多蟣虱,,面目多塵土。大兄言辦飯,,大嫂言視馬,。上高堂,行取殿下堂,。孤兒淚下如雨,。
使我朝行汲,暮得水來歸,。手為錯,,足下無菲。愴愴履霜,,中多蒺藜,。拔斷蒺藜腸肉中,愴欲悲,。淚下渫渫,,清涕累累。冬無復襦,,夏無單衣,。居生不樂,不如早去,,下從地下黃泉,。
春氣動,草萌芽,。三月蠶桑,,六月收瓜。將是瓜車,,來到還家,。瓜車反覆。助我者少,,啖瓜者多,。愿還我蒂,兄與嫂嚴,。獨且急歸,,當興校計。
這一部分,,又分行賈,、行汲、收瓜三個層次,。用賦的鋪排的方法,,把孤兒的不幸和痛苦放在多重角度、多重背景下描寫,。一日寫從早從晚,,一年寫四季,冬天沒有鞋子,,腳都劃破了,,夏天沒有衣服,春天是做“春?!?,六月“收瓜?!?p> 收瓜是重點,,因為車翻了,瓜倒了一地,,過路的人都爭著吃瓜,,沒人幫他,所以回家后被兄嫂打罵,。
這個孤兒的悲慘命運又像那個《賣火柴的小女孩》,,《三毛流浪記》,都是寫了一個欺壓的現實社會,。
最后一部分“亂曰”作結,。
“亂曰:里中一何譊譊,,愿欲寄尺書,將與地下父母,,兄嫂難與久居,。”
藝術上,,此詩用口語,,明白如話,淺俗質樸,,句式長短參差,,真切感人。谷伸德潛,,《古詩源》說:“極瑣碎,,極古奧,斷續(xù)無端,,起落無跡,,淚痕血點,結綴而成,?!?p> 樂府是緣事而發(fā)的作品,宋長白《柳亭詩話》說:“每讀一過,,覺得悲風刺人毛骨,。后賢遇此種題,雖極力描摹,,讀之如嚼蠟,,淚亦不能為之墮,心亦不能為之哀也,?!边@篇《孤兒行》與《飲馬長城窟行》等一起,都是社會氣息濃郁的詩篇,。特別是《孤兒行》代表了百姓困厄,,漢代衰亡的象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