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去到鄉(xiāng)下支教的十天,,是我唯一一次精神自由
大二暑假的時候,,有一個去村鎮(zhèn)小學支教的機會,,同院系的同學來征求我的意見,我十分詫異,,為什么會找到我呢,?我的專業(yè)學習的也不好,也沒有什么特長,,去到小學能交給學生什么呀,?
“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去?”
“去哪個學校,?”
“目前還沒有確定,,你愿意加入的話我們就有四個人了,咱們一起策劃一下,?!?p> “為什么找我呀?我可不會教什么東西呀,?!?p> “我看過你旁白的話劇,你的聲音很好聽,?!?p> “哦哦,好的,,我加入,,需要我做什么隨時說?!?p> 原來是看過我配旁白的話劇啊,,她不提起,我自己都要忘記了,。
這個話劇的名字已經忘記了,,只記得中間有一大段旁白,整個劇情也需要旁白來推進,。當時沒有話筒,,舞臺又很小,我必須躲在一個角落里,,確保聲音可以傳出來,、人又不被發(fā)現(xiàn)。整個表演的內容我已經記不清了,,只記得我在念旁白的時候很投入,,很大聲。
話劇結束的時候我早早的就離開了,掌聲和鮮花屬于導演和編劇,,屬于演員,,但是不屬于旁白。我就像一個隱形人一樣,,默默的離開沒有人發(fā)現(xiàn),。聽著里面熱鬧的起哄,我只覺得那些都不屬于我,,我只需要享受話劇里的情感與話劇外的努力就可以了,。
所以這段記憶對于我來說,沒有我參演的印記,,只有我享受過的情感,。
但是,沒想到過了這么久,,還會有人記得這件事情,并且肯定我的表演,。這種感受就像有一股暖流經過,,藏在心底的感動又被喚醒。
接下來,,我們就開始著手實施了,。
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一所愿意讓我們去支教的小學。其實已經有了選擇,,就是同學的老家,,他正好認識一所小學的校長。我們商量過后決定周末就出發(fā),,去跟校長談談,。
出發(fā)的一路上還算順利,只是下車的時候下起了小雨,。更加出乎我意料的事情是,,我們下了小巴車,還要爬一段山路,,據說爬這段山路是為了繞近路,,如果走大路的話還要好幾個小時。
第一次下雨天爬山,,如果不是為了趕路,,我還真想好好看看這煙霧繚繞的山丘。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,,走起來也快,,一個多小時的山路,走起來竟然毫不費力。我一直走在最后面,,邊走邊想,,他是怎么不迷路的?這樣蜿蜒曲折的山路,,隨便一個岔路都可能會讓我駐足迷失,,他卻總能分辨出正確的方向,不禁心生敬意,。
到了校長家的時候,,校長的家人都十分熱情,招待我們就好像市里面來的領導,,端茶送水,,忙個不停。在我們說明了來意之后,,校長就表達出了他的擔憂,,
“其他的都好說,我就怕沒有學生啊,,暑假學生都放假回家了,。”
“沒事,,我們負責招生,,只要校長給學生們通知到,我們負責給學生們講解,,多少學生無所謂,。”
“我們這條件艱苦啊,,你們能待住嗎,?”
“沒事,我們可以的,,我們來就是給孩子們上課的,,陪著孩子們一起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?!?p> “那行,,你們來吧?!?p> 沒想到,,第一家學校就這樣談定了。
談完之后已經很晚了,,當天已經不可能回到學校,,同學就招待我們去了他家里休息,。還記得叔叔阿姨做的飯真好吃啊,簡簡單單的農家小炒,,真是香,。第一次到人家家,不敢吃的太飽,,夾菜只敢夾一點點,。結果就是,阿姨一直給我夾菜讓我多吃點,,我一直推脫說吃不下,,到最后反而我是吃的最多的,哈哈哈哈,,都是套路,。
這次意外的借宿,唯一難住我的問題是,,我不敢上廁所,。
廁所建在家里的后院,但是廁所沒有門,,蹲下來之后只有很窄的幾塊磚擋著臉,,無論是從后面還是從前面,都可以看到有個人蹲在那里,,具體還能看見什么,我不敢想了,??偛荒苊看紊蠋甲屚瑢W陪著,我只好大著膽子自己去,。
剛剛蹲下就聽到腳步聲,,我火速站起來提褲子,誰知道他只是經過了一下,,又走了,,好險。剛剛那一下已經花掉了我全部的勇氣,,我站在廁所門口猶豫了將近一分鐘,,等我鼓足勇氣再次蹲下,我暗暗發(fā)誓,,今天晚上絕對不上廁所了,。
等我們回到學校后,一切都非常順利的推進,,學校領導同意了我們的支教計劃,,其他科目老師的招募也十分順利。轉眼就到了我們要出發(fā)的日期。
我們出發(fā)的時間比較晚,,寢室的同學都已經回家了,,我打包了所有的行李,只留了一張涼席和一個枕頭,、一個手機,,定好了鬧鐘,萬事俱備,。
“咚咚咚,,咚咚咚?!?p> “誰呀,?”
“出發(fā)了,你怎么還沒起呢,?”
“不可能啊,,我沒聽到手機響啊,?”
“你看看幾點了,,是不是時間定錯了?”
我趕緊翻開自己的手機,,屏幕怎么都不亮,,連著按了幾次開機鍵都沒有用,拔掉電池也不行,。好吧,,手機壞了,難道是要暗示什么嘛,?手機壞的也太不是時候了,。我就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了,如果沒有手機,,沒有辦法跟外界聯(lián)絡,,我該怎么活?同學們說說笑笑,,我只惦記我的手機,。
經過一路的顛簸,我們到了支教的學校,,我除了負責學生們的心理學課程,,也要負責老師們的一日三餐,倒不是全職大廚,,而是要負責排班,、安排人手和控制錢款的支出,。
一到了地方,大家各司其職,,一切都井然有序,。時間緊急,我竟也顧不上手機壞的事情了,。
晚上吃過飯后,,我跟媽媽打了電話,跟她報告一下我的手機壞了,,聯(lián)系不上我很正常,,如果她找我可以聯(lián)系我的同學。后來,,媽媽沒有主動找我,,我也沒有主動找她。就這樣,,我過了十幾天沒有手機的日子,。
第一次看到做面湯時,可以先在面里面加水,,在下鍋前加水攪拌均勻,,真好喝;
第一次見到土豆絲可以用番茄汁燉,,真好吃,;
第一次換爐子里的煤塊的時候,兩塊煤連在一起,,又不能全部扔掉,,急得我真想下手去摳,真刺激,;
第一次跟通宵跟同學一起備課,真熱血,。
經過簡單的籌備,、招生之后,正式開始了上課的日子,。
每天的生活過的都一樣:白天上課,,中午先買菜再做飯,晚上先買第二天的菜再做飯,,再備課,。晚上偶爾還可以打打籃球,跟同學一起散散步,。再偶爾還可以收到村民送來的西瓜,,整個支教生活,,就靠這些西瓜解解饞了。
跟孩子們上課的內容已經完全不記得了,,只記得孩子們玩的很開心,,我也很受教。明明什么也沒有教給他們,,他們卻一臉崇拜和渴望,。孩子們,對不起了,,老師下節(jié)課會準備的好一點,。
支教到一半的時候,我們也決定到孩子的家里面家訪一下,,看看孩子們成長的環(huán)境是什么樣的,,看看家長們對我們支教的反響如何。
去到孩子們的家里才發(fā)現(xiàn),,他們雖然都在同一所學校,,在同一個村子,但是家庭條件還是有很大差異的,。
有的孩子家里沒有爸爸媽媽,,只有爺爺奶奶陪著。爺爺奶奶也不知道我們支教的事情,,只知道孩子每天都要學校去,。看到我們來,,還以為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,,局促又惶恐,一個勁兒的解釋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,。
有的孩子在學校飛揚跋扈,,身旁總是圍繞一群追隨者,回到家后竟然是個害怕爸爸的小男孩,,規(guī)規(guī)矩矩,,坐立難安。
有的孩子在學校靦腆內向,,從來不抬頭,,回到家后竟也是個折磨人的小丫頭,跟同學和奶奶說起話來不依不饒,。
家訪了幾個孩子下來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,我們能給到孩子們的真的有限。短短十幾天,,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,,給不了他們整個世界,,如果我們只能做一件事情,我們希望這件事情是陪伴,。
后來,,我們調整了上課的內容,更多的是讓孩子有表達自己的機會,,讓他們更快樂的玩,,更開心的笑,更大聲的鬧,。
漸漸的,,我越來越喜歡這里的環(huán)境,習慣了每天的生活節(jié)奏,,早上六點起,,晚上十點睡;熟悉了買菜買米的叔叔阿姨,,可以跟他們搞搞價了,;跟孩子的關系也越來越親近,他們敢背后說我壞話了,。我不想離開這里,。
這里沒有手機,沒有電視,,沒有喧鬧的人群,,沒有吵鬧的音樂,沒有好吃好喝好玩的,,甚至沒有熟悉我的人,,這里的一切都仿佛都在對我說,我等你很久了,。
可是,,一切開始都有結束,一切相聚都有分離,,一切我想要的,、不想要的都會離我而去。
學校的領導來了,,我們真的要走了。
學校的領導和學生干部們來看望我們了,,因為他們要趕在我們結束前慰問一下我們,,看我們在這里過的怎么樣,教學成果怎么樣,。
知道他們要來的消息,,我簡直如五雷轟頂,,要結束了,真的要結束了,。
恐怕我是唯一抵觸他們來慰問的人,。他們的到來仿佛在告訴我,你逃不掉的,!我不喜歡的外面的一切,,都被他們帶來了。
十幾天的與世隔絕終究是要結束的,,我不想見到的人,,不想碰到的事,終究是要靠我自己解決的,。
分別的日子被這次慰問加速了,。在我們坐上大巴要出發(fā)的時候,孩子們聞聲趕來,,一個個喊著喜歡的老師的名字,,
“老師,你別走”,,
“老師,,留下來”,
“老師,,我不想讓你走”,。
我不敢看向窗外,我不忍看到孩子的淚水,,我不想聽到有孩子喊我的名字,,我只希望這一刻我是隱形的。終于,,還是有孩子喊出了我的名字,,我微笑著招手,“回去吧,?!蔽艺f不出更多的話。
難道我要告訴他們,,有時間來找我玩呀,?我說不出口,因為我知道他們的爸爸媽媽都不在家,,爺爺奶奶根本無法帶著他們去到城市里面,。
難道我要告訴他們,有空常聯(lián)系,?我說不出口,,因為我知道他們大部分人都沒有注冊QQ,,家里沒有電話,他們根本聯(lián)系不到我,。
難道我要告訴他們,,我會回來看你們的。我說不出口,,因為我知道我不會的,。我下學期沒有繼續(xù)支教的計劃,我要準備考研,,而這個支教團隊也不會固定不變的,,回到學校之后我們就散落各處再不相識了。
這個夏天,,我來過,,又走了,但我多希望,,我沒有來過,,我沒有離開。
這次的支教的生活,,是我唯一一次感受到精神自由,,沒有手機的束縛,沒有金錢的困擾,,沒有熟人的綁架,,沒有不想聽到的消息。
我只需要伸個懶腰,,一日三餐,。
或許我愛的不是這個地方,而是這樣的生活方式和環(huán)境,。
但是現(xiàn)在,,我沒有資格再繼續(xù)抱怨,因為我還在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,,我還在得意出賣自由換來的“糖果”,,我還在堅持生命的透支兌換的金錢。
也許吧,,有一天,,我可以帶著一臺電腦,一個耳機,,去到自由的深處,,只寫我想說的,只聽我想聽的。
有一天,,總有一天的吧。